咨询电话:010-52882318

企鹅电竞直播平台网页版登录入口

企鹅电竞直播平台网页版登录入口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人才竞争力

发布时间: 2024-07-12 23:31:54 |   作者: 企鹅电竞直播平台网页版登录入口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态”下产业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何让人才培养跟上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弥合教育与产业的断层?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国内第一所由软件企业和软件园举办的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基于产业办学体制优势和地处国家级软件园的区位环境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尽管学校建校只有16年的时间,却摸索出了一条基于产教融合,合作共赢、共促人才培养的新路,校企携手共育人才的良性生态已经开始显现。

  张永锋是该校电子工程系的一名教师,三年前,他和系里的老师们在进行项目研发时发现市面上找不到所需的三相调压的相关产品,面对这样的市场空白,系里结合自身的专业定位和优势进行了立项研发,组建了师生开发团队。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自主研发了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及可控整流数字专用集成电路DTC6124M,并成功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系列芯片已经在新加坡的代工厂完成生产制造,正在进行工业应用开发与市场推广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密切关注行业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这个项目就是基于市场实际应用缺口立项研发的。在1000多个日夜的开发过程中,与这枚芯片一起成长的还有研发团队。从开始的三五人到后来的20余人,专业老师和学生都实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大幅提升。”张永锋说。

  据了解,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主动对接行业链和产业链,跟踪产业“五新”——即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应用的发展变化,并积极与优秀企业寻求合作,跟踪技术前沿,更新知识体系,将产学研项目、内容和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仿真和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学习到更新的IT技术、实践更新的IT项目、熟悉更新的行业标准,持续更新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校所学、所练为行业所需、所用,真正实现“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的办学追求。

  学校围绕“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定位,通过对企业、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调研,结合行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工程教育的新成果,创造性地构建了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将学生的技术知识与推理、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等八大能力作为东软教育的“最高关注”,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核心能力实现对接契合。学校还实施“面向行业和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面向应用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反向推导方法”,并通过“1321”的学期设置(即1学年被安排成3个学期,2个学期是基于项目的理论教学,1个学期是专项训练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强调“精讲而多练”,实践教学强调“面向行业应用,进阶式实践教学”),为学生实战能力培养提供保障。同时,学校部分专业实施“3+1”等教学模式,即大学最后一年,通过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实习,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校便具备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课程,共同建设师资,共同开展课程教学,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能了解企业业务、认可企业文化,提高个人专业技能、以及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等。

  近年来,学校还适时适度对专业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使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对接IT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校调整和新增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多个社会急需专业,让学校的专业和人才结构与产业的需求相匹配。

  作为一所由软件企业和软件园举办的大学,学校先天的产业基因和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持续发力让学校的人才培养动力充沛,学校已成为大连市“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周边聚集了300多家IT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近50家,校园里大学文化和产业氛围交相辉映、碰撞交融。除了发挥“先天”优势,学校持续进行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目前已经与127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通过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建设,实现了校企人员互用、资源共建、成果共享,达到了互惠互利、同步发展的双赢效果。

  建设与产业接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包括Neusoft-Intel多核技术实验室等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在内,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有近三分之一的实验室是由产业参与建立的。校企合作还实现了科研平台、实践教育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共建。学校与东软集团共建的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英特尔、惠普(大连)、东软集团、文思海辉、聚思鸿、世纪鲲鹏、翰星传媒等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获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通过长期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择优遴选优秀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就业,让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大大提升。学校成为SAP全球高校“种子计划”中国第9所院校,并已经成为应用移动技术、云平台和大数据服务教学等方面较为领先的院校之一。

  产教的深度融合,也让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风生水起。学校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共创联盟,集聚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工具、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等服务。近年来,学校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辽宁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辽宁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首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单位,并联合大连市高校成立了“辽宁省创业基地协作体”,搭建了创新创业高校公共合作服务平台。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还十分注重教师队伍行业产业一线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了一支“双师型”、“双薪制”、“双岗位”的师资队伍。根据IT类专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学校以“双薪制”聘请企业高水平技术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通过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培训以及进行实验室实践技能训练,提升校内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将工程实践能力作为教师的重要考核和评价指标。每年有约近10%的教师定期在企业进行轮岗实训。通过上述举措保持教师队伍的激情与活力,让教师始终能以开放融合、不断突破的姿态获得新成长。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态”下产业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何让人才培养跟上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弥合教育与产业的断层?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国内第一所由软件企业和软件园举办的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基于产业办学体制优势和地处国家级软件园的区位环境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尽管学校建校只有16年的时间,却摸索出了一条基于产教融合,合作共赢、共促人才培养的新路,校企携手共育人才的良性生态已经开始显现。

  张永锋是该校电子工程系的一名教师,三年前,他和系里的老师们在进行项目研发时发现市面上找不到所需的三相调压的相关产品,面对这样的市场空白,系里结合自身的专业定位和优势进行了立项研发,组建了师生开发团队。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自主研发了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及可控整流数字专用集成电路DTC6124M,并成功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系列芯片已经在新加坡的代工厂完成生产制造,正在进行工业应用开发与市场推广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密切关注行业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这个项目就是基于市场实际应用缺口立项研发的。在1000多个日夜的开发过程中,与这枚芯片一起成长的还有研发团队。从开始的三五人到后来的20余人,专业老师和学生都实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大幅提升。”张永锋说。

  据了解,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主动对接行业链和产业链,跟踪产业“五新”——即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应用的发展变化,并积极与优秀企业寻求合作,跟踪技术前沿,更新知识体系,将产学研项目、内容和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仿真和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学习到更新的IT技术、实践更新的IT项目、熟悉更新的行业标准,持续更新教育教学。让学生在校所学、所练为行业所需、所用,真正实现“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的办学追求。

  学校围绕“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定位,通过对企业、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调研,结合行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工程教育的新成果,创造性地构建了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将学生的技术知识与推理、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等八大能力作为东软教育的“最高关注”,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核心能力实现对接契合。学校还实施“面向行业和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面向应用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反向推导方法”,并通过“1321”的学期设置(即1学年被安排成3个学期,2个学期是基于项目的理论教学,1个学期是专项训练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强调“精讲而多练”,实践教学强调“面向行业应用,进阶式实践教学”),为学生实战能力培养提供保障。同时,学校部分专业实施“3+1”等教学模式,即大学最后一年,通过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实习,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校便具备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课程,共同建设师资,共同开展课程教学,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能了解企业业务、认可企业文化,提高个人专业技能、以及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等。

  近年来,学校还适时适度对专业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使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对接IT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校调整和新增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多个社会急需专业,让学校的专业和人才结构与产业的需求相匹配。

  作为一所由软件企业和软件园举办的大学,学校先天的产业基因和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持续发力让学校的人才培养动力充沛,学校已成为大连市“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周边聚集了300多家IT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近50家,校园里大学文化和产业氛围交相辉映、碰撞交融。除了发挥“先天”优势,学校持续进行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目前已经与127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通过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建设,实现了校企人员互用、资源共建、成果共享,达到了互惠互利、同步发展的双赢效果。

  建设与产业接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包括Neusoft-Intel多核技术实验室等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在内,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有近三分之一的实验室是由产业参与建立的。校企合作还实现了科研平台、实践教育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共建。学校与东软集团共建的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英特尔、惠普(大连)、东软集团、文思海辉、聚思鸿、世纪鲲鹏、翰星传媒等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获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通过长期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择优遴选优秀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就业,让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大大提升。学校成为SAP全球高校“种子计划”中国第9所院校,并已经成为应用移动技术、云平台和大数据服务教学等方面较为领先的院校之一。

  产教的深度融合,也让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风生水起。学校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共创联盟,集聚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工具、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等服务。近年来,学校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辽宁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辽宁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首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单位,并联合大连市高校成立了“辽宁省创业基地协作体”,搭建了创新创业高校公共合作服务平台。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还十分注重教师队伍行业产业一线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了一支“双师型”、“双薪制”、“双岗位”的师资队伍。根据IT类专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学校以“双薪制”聘请企业高水平技术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通过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培训以及进行实验室实践技能训练,提升校内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将工程实践能力作为教师的重要考核和评价指标。每年有约近10%的教师定期在企业进行轮岗实训。通过上述举措保持教师队伍的激情与活力,让教师始终能以开放融合、不断突破的姿态获得新成长。


 

相关推荐